常香玉的艺术生涯长达数十年,演出了无数经典剧目,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,包括花木兰、白娘子、李双双等。她不仅是一个技艺精湛的豫剧大师,更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艺术家。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,她义演了180场,巡回全国,为志愿军筹集资金,甚至捐献了一架战斗机。尽管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因丈夫的背景遇到阻力,但最终在邓小平的亲自干预下,常香玉成功实现了她的愿望易富配资,加入了党组织。
常香玉原名张妙玲,1923年出生于河南。她的父亲张茂堂是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豫剧演员。然而,尽管父亲每场演出的酬劳只有200贯,家里依然过得捉襟见肘,常香玉从小便要随奶奶外出乞讨以维持生计。父亲的嗓音因病受损无法演出时,家里更是陷入困境。9岁的常香玉面临着两个选择:一是成为大户人家的童养媳,二是学习戏曲,继承父业。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。
展开剩余85%在那个年代,唱戏是一项地位低下的职业,常香玉的决定遭到了家族和社会的强烈反对。为了支持女儿走上这条道路,张茂堂卖掉了家中的唯一房产,带着家人前往新密,依靠朋友的豫剧班生活。他让常香玉认常姓朋友为义父,并给她改名为“常香玉”,寄托了对她未来的厚望。为了训练女儿,张茂堂采用了极其严格的手段,早晨去河边练嗓子,白天则练基本功,如劈腿、下腰、翻跟头等,而晚上则让她练习目光的凝视。这些艰苦的训练让常香玉逐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通过一年的艰苦训练,常香玉已经能够胜任多个戏剧角色,并在庙会中登台演出,成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。尽管如此,张茂堂并没有满足于此,而是带着常香玉拜访了多位戏剧大师,学习花旦和青衣的演技。常香玉聪明、吃苦耐劳,并在大师的指导下,演技突飞猛进。
1935年,常香玉在《曹庄杀妻》中饰演焦氏一角,令观众刮目相看,从此成为开封太乙班的主力演员。常香玉几乎每三天就要登台表演一次,每四天排一场新戏。她的演出场次逐年增加,声名也越来越大。为了迎合新的市场需求,张茂堂创办了“中文戏剧研究社”,并推出了豫剧《西厢记》。常香玉在其中饰演崔莺莺一角,将豫东、豫西的唱腔融合创新,赢得了广泛好评,她也因此一跃成为河南地区家喻户晓的新星。
即便名声大噪易富配资,常香玉依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,她不断创新,将京剧、黄梅戏等元素融入豫剧之中,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特色的唱腔,开创了豫剧常派,赢得了“豫剧皇后”的美誉。
常香玉不仅艺术才华出众,还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。1938年,黄河花园口决堤,导致大面积的洪灾,成千上万的百姓无家可归。当时正在陕西演出的常香玉得知此事后,立刻开展义演,连续举办了10天的募捐演出。她筹集的款项甚至超过了当时河南省长和山西省长的捐款,一时间,常香玉成为了家乡巩县的骄傲。
常香玉深知贫困百姓的困苦,始终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。无论是在豪华的戏院,还是在简陋的村落,她始终秉承着“戏比天大”的信念,把每一场演出当作一次与观众的真诚交流。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,使得她在艺术界的地位日益崇高。
1948年,常香玉创办了“香玉剧社”,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提供了学习豫剧的机会。在新中国成立后,常香玉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,她也深知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活,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。
1950年代初,抗美援朝战争爆发,常香玉听闻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艰难处境后,决定捐献一架飞机支援他们。为了筹款,她卖掉了剧社的卡车、金银首饰等值钱物品,还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投入其中,带领剧社成员展开了全国巡演,演出了180多场,所到之处观众如潮。她的爱国精神感动了无数人,时任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的叶剑英当场捐赠了50万元旧币,常香玉也因此获得了“爱国艺人”的称号。
1952年,常香玉的捐款帮助购买了一架战斗机,命名为“香玉剧社号”,并被赠送到北京市航空航天博物馆展出,成为了革命精神的象征。她的事迹轰动全国,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,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。
尽管常香玉在抗美援朝期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但她的入党之路却并不顺利。由于丈夫陈宪章曾是国民党三青团的成员,常香玉在申请入党时遭遇了重重阻碍。最终,在邓小平的干预下,常香玉的入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。1960年,常香玉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并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。
进入党组织后,常香玉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。她带领剧社深入基层,为偏远农村的群众演出,带去欢乐和希望。她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,也为豫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常香玉一生致力于戏曲艺术与公益事业。她不仅在豫剧领域成就斐然,还参与了多个社会公益项目,在灾难发生时积极捐款救助。即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,她依旧坚持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。2004年,她因病离世,享年81岁,留下了无数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和崇高的精神遗产。
她的后代也继承了她的艺术天赋,尤其是孙女小香玉,继承了常香玉的衣钵,成为豫剧界的新星。常香玉的一生,充满了坎坷与奋斗,她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毅力和不甘平凡的决心,成为了中国戏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。
常香玉说过:“我爱豫剧,我爱观众,我更深爱祖国!”这一句简单而坚定的话,概括了她一生的情感与奉献。她用自己的艺术和行动,诠释了一个艺术家的家国情怀,也成就了自己的传奇一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载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